网站公告列表     公告:本网站谢绝一切广告,本网站一切免费,是公益网站,敬请同胞留言,评论,共同用爱心维护网站!   网站宗旨:为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为同胞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服务.  [admin  2007年1月15日]        
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首页 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 风俗习惯 和谐讲堂 婚恋情趣 生活常识 民族交流 华夏大爱 民族文化 旅游指南 民族人物 民族歌谣 民族工艺 人生感悟
  [组图]王华的画         ★★★ 【字体:
王华的画
作者:王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589    更新时间:2011-6-29    





                

 

 

    王华,字子权,号墨霖,别号龙庆山人,别署梦花斋主。1951年2月出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多年来笔耕不辍,北京画院研究生班毕业。曾对历代写意花鸟画大师的作品进行过深入的临摹和研究,远追青滕、八大、吴昌硕之风貌,近取齐白石、王雪涛、李苦禅、潘天寿等诸师之精髓,醉心矢志,博览群书,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注意观察生活,取法自然,长期坚持写生与创作相结合,兼取众家之长,形成自家风貌。其作品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构图奇险多姿,笔墨洒脱豪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独具大家风范。王华先生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正平涉猎甚广,诗文,书法,篆刻多有涉足。

 

1993年《硕果》参加首都城建卫生杯书画展获二等奖

1994年《葡萄》入选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获二等奖

2000年《秋实图》参加中国美协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书画展并荣获特别奖

2004年在山东省蓬莱成功举办《唐林雄·王华中国画展》

2005年《引吭高歌》获《中华制漆杯》国画铜奖

2008年《墨牡丹》入选北京美术家协会第七届新人新作展

2008年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讲授中国文化艺术课

2008年参加北京东方索富比拍卖公司《迎新春书画展》

2009年参加北京世纪盛邦书画艺术名家十人西部巡回展

2009年接受《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书画名家电视采访

2010年接受《财富艺术网》名家访谈栏目视频采访

2010年接受《旅游卫视》艺眼看世界栏目书画名家电视采访

2010年策划并组织北京外语游园会《中外书画艺术交流展》

2010年获和谐中华新锐人物《全国优秀书画艺术家》称号

2011年接受广东电视台《古韵今谈》书画名家电视采访

 

    王华先生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画坛的著名写意花鸟画家,其传略被收入《世界名人录》《海峡两岸书画名人大辞典》等辞书中,许多作品被《人民代表报》《中国信息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新闻报》《中国信息报》《北京商报》《北京晨报》《商旅周刊》《山西工人报》《书法报》《画讯》《博艺空间》《河北书画》《世界华人著名书画家》《中国优秀书画家》《科技信息报》等国内外一百余家报刊、书画杂志刊载,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得到专家和市场的一致认可,作品曾被嘉德、嘉宝、索富比等多家拍卖公司拍卖并被国内外艺术机构、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媒体及书画收藏家所收藏。

 

人民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翰林书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中华书画协会理事

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丰台区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画院花鸟画委员会主任

北京大东方文化发展公司艺术顾问

北京西城区老年书画会顾问

 

中国国家艺术网艺术名家专题采访

我不是全才,做的还不够”——胡同里走出来的写意画家王华

 

    记者;王老师您好,您现在作为中国当代美术界具有影响力的全才艺术家之一,从音乐到摄影,然后从诗文到书法到篆刻最后到绘画。可谓是文人墨客,那么您认为这些艺术有什么共性呢?

 

    王华:我不是全才,做的还不够,只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中国有句名言,艺术是相通的,说的就是各门艺术之中存在着共性,也就是说;无论是诗书画印、戏曲音乐、文学舞蹈等等,都是人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也是一个美学的问题,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其实无论从事何种艺术门类都是含有一个情字,一个禅字,没有情,等于没有情感细胞,谈何艺术创作,还要有情感的投入,情在前,术在后。禅字是智慧,是一种升华,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既然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致的,那么他们必然会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学习和精通几门艺术,有助于对艺术的理解和借鉴,事实亦是如此,历代艺术大师,都是精通多门艺术的高手,所谓触类旁通就是这个意思。

 

    记者:我们看到在您的画作中,有很多自然景观的题材在您的画笔下熠熠生辉。当下的艺术题材之广泛,种类之繁多,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在传承古人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在创新,但不乏有盲目创新的艺术家。您能谈谈当代艺术的发展和未来吗?

 

    王华:这实际是一个继承与创新问题,目前在经济繁荣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追求精神文明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欣逢盛世,百艺正兴,也给书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热爱和从事艺术的人越来越多,需求决定供给,但是市场经济也为艺术创作染上了一层金钱的铜臭味道。在艺术市场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必然带来盲目的追求,进而影响着画家们的创作理念,也产生了一些人只图市场效益,不管艺术质量的现象。也有一些真正的艺术家是在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让市场牵着鼻子走,不为一叶障目,力求走自己的路,画出时代特色,在艺术长河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这是可喜的现象。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几个人能做到的,这里需要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更需要艺术机构、艺术媒体的正面引导,还要有艺术批评的介入。正象你刚才的提问,现在不乏有盲目创新的艺术家存在,我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但是基本的还是一个创作态度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作怪,须知欲速则不达。这里我还是劝他们还是要坐下来,踏踏实实的研究古人的东西,踏踏实实的把前辈先贤的好的、精华的东西学到手。用李可染先生的话说,学习传统就是用最大的力气钻进去,再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那样就会有自己的面貌出来,实际也就是有了时代的特色。我对中国画的发展亦喜亦忧,尽管是眼下有那么一些不合时宜的现象存在,不过还是相信江山代有人才出,中国画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记者:在您的艺术创作中,多数是以写意的手法来表现自然景观,如:石榴、荷花、牡丹等等,我们想知道,您对于这些事物用笔不求工细,其中所蕴含的主观情致是什么呢?

 

    王华: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个组成分支,从美术史发展来看,人物与山水出现的最早,花鸟画独立成科相对较晚一些,特别是写意花鸟画出现的最晚,但是写意花鸟的发展速度与题材的多样性是最快最多的。我国许多著名国画大师,大部分都是画写意花鸟的,比如古代的徐渭、八大、扬州八怪,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等。有人对此种现象不理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如同人类发展经济技术一样,越是出现的晚的东西,越是带有先进性。再过一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谁也不敢想象那时的科学技术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话说回来,写意花鸟画出现的较晚,正是说明了他的艺术的含金量更高。中国写意画,看似寥寥几笔或寥寥数笔,看似用笔不求工细,其实在其表面现象的背后,是一个隐藏着的内涵最丰富的世界。我的牡丹与荷花、石榴或是其他题材的绘画也是一样,经常有画了多年,也没有自己的风格的人问我怎么才能画好画,怎么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有爱好者让我在网上点评,我因为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回答的很细。我只能问你读过多少古人的名著?读过现代人的著作、散文、诗歌吗?读过中国美术史吗?读过艺术大师的传记吗?有人说这和画画有什么关系,我说有关系,这些先贤有的虽不是画家,但他们都有独特的观察社会观察世界的方法。我们必须要读懂古人,其次就是读懂自己,这些都非常重要,这就是画如其人的道理,作画先作人,不光只是作一个好人那么简单,还要作一个有头脑、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只有具备独立观察思考的能力,才能画出有独立性格的画来。写意画不求工细,并不是意味着可以糊涂乱抹,或是草率而为之,那是画家艺术智慧的多年积累,是笔墨修养的高度凝炼,是数十年磨一剑的功力在里面。写意画是写自己胸中的意,胸中无物,谈何写意。

 

    记者:提到牡丹,我们的话题可能会更多一些。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也成为了古代诗人笔下妙趣横生的诗行。很多画家对牡丹也都赋予了丰富的色彩,您认为牡丹的哪些主要因素深深吸引着众多的画家?

 

    王华:就牡丹的题材包含了太多的中国人的情感因素在里边,它是国花,也是与两位历史上重要传奇人物武则天,杨贵妃有关,还有各种传说、神话故事,自然是身价不凡。首先是木本花卉老干苍劲、花朵硕大、品种珍稀。它象征富贵,象征繁华,所以普通百性喜欢它,画家们喜欢它,市场也喜欢它。牡丹娇姿艳色、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在国人心目中,影响之深远,声望之显赫,地位之尊贵,是其它花卉所不可企及的。人们向往幸福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自然寄托在她的身上。牡丹的颜色虽然不敢说万紫千红,但也称得上是异彩纷呈,牡丹花多以粉红色、紫红色、黄色的、白色的居多,亦有红白相间、墨牡丹、绿牡丹等等,说不清的品种,道不尽的颜色。也给画家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绝佳素材,正因如此才有了历代绘画大师的牡丹题材的作品流芳于世,也出现了人们画牡丹、赏牡丹、赞牡丹的热情。

    而我更愿意以我自己独特的颜色,来写我心中的花中魁,我给我的牡丹颜色起一个浪漫的名字,就是华夏红。有人不理解,认为牡丹没有这个颜色。其实画家就是要有一种浪漫的情怀,心游万仞,意写真魂。兴许后来人会受到启发,也能培育出华夏红这样颜色的牡丹。其实原因还有很多,我写过两篇文章《醉画牡丹》和《牡丹之歌》,大家可以读一读,或许会有所启发。

 

 

    记者:北京胡同可谓京味十足,书写着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书画界的一座奇葩。在这样一个繁荣的快节奏时代下,然而京腔”“京韵的人文气息却日渐衰萎。您亲眼目睹了北京胡同的变化,在这些作品中,您所守望的是什么?或者说是想让人们从中领悟到什么呢?

 

      王华:北京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家,北京胡同是古老北京的城市特点和标志,是数百年来北京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随着逝去的岁月,一代人一代人的成长,它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情感和故事在里面。我不是老北京,但是我在北京也工作和生活了40 多年了,这些年来曾亲眼目睹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可以说北京的变化日新月异,老胡同被拆的越来越少了,高楼大厦建的越来越多了,现代化的味道越来越浓了,但是老北京的京味却越来越淡化了。搬进高楼的老北京人,开始思念旧日的时光,开始想念胡同里的老街坊,想起了四合院里的花花草草,想起了胡同里的叫卖声......。四合院、老胡同是京味文化的载体,也是京味文化的诞生地。我画胡同,不是为了画胡同而画胡同,而是想把老北京人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热爱,以花鸟画家的独特视角,融入西画的聚焦透视方法,用写意的手法描绘和叙述出一段凄婉而富有诗意的故事,讲给所有热爱京味文化的人一起去倾听,一起去回味,也算是对京味文化的挽救和发掘吧。这些作品被有些媒体称为大花鸟小胡同’‘胡同里走出的花鸟画家,就是指我的胡同作品里所表现的,也是别人熟视无睹的古木藩篱、闲花野卉、飞雀笼鸟、灯杆网线,还有司空见惯的秋阳晚月、阴晴雨雪、春花秋实、木饰砖雕,几乎处处是景儿,无不入画,把我称为胡同花鸟派的探索者,也是不为过的。石涛讲过笔墨当随时代,我们赶上了经济腾飞的时代,同时也赶上胡同渐渐消失的时代,在胡同文化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我想我的的胡同作品会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欣赏,有很多朋友甚至是外地的网友在网上看到我的胡同系列作品后都动情的流下了眼泪......,这说明是我的作品和观者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应该说这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笔墨。我所守望的家园其实就是一种怀旧的思绪,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眷恋。

 

    记者:石涛说 至人无法 ,非无法也 ,无法而发 ,乃为至法。那么您如何看待中国画和艺术家应该追求的境界?

 

    王华:石涛是清代著名画家,至人无法 ,非无法也 ,无法而发 ,乃为至法',这句话也是千古名言,有其存在的深刻的哲学意义,法既是法则,或是一种规则,艺术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其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规律,艺术家是艺术的实践者,俗话说艺无止境。法是法则,但是法无完法,方法也好,规范也好,它在真正的艺术家面前应该是苍白的,按照法的约束,循规蹈矩的去搞美术,那就不是艺术,无视法的约束,一味的追求新奇、狂怪,也就背离了艺术的初衷,这里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就是对度的把握。作为艺术家,我想如何在有法与无法之间游刃有余,驾驭自己的思想情感,笔墨。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玄机。也有其个性的张扬,谁掌握了这把金钥匙,谁悟出了这其中的奥妙,谁就会率先登上艺术的最高殿堂。这和齐白石老人的似与不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艺术允许探索,最终是殊途同归,路是人走出来的,第一个人走的时候是没有路的,更谈不上有交通规则,按照前人走过的路去走,就有了规则,走大路还是抄小路全靠自己的选择。

 

 

     记者:在您的创作生涯中,很多媒体对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认为您德才兼备,并树立很高的威望。您能谈谈作为一个艺术家更应该注重的有哪些方面呢?

 

    王华:德才兼备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可以理解为如何作人,可以理解为艺术水平,只有具备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而又有大爱之心的人才可以称为德才兼备。作为一个普通的书画家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观众的赞许,我感到很荣幸,其实我觉得离书画前辈的期待和大众的期望我还差的很远。

    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艺术家,德才兼备的艺术家也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作为艺术家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首先要练好内功,就是踏踏实实的向古人学习,向前辈学习,向传统学习,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才能不断进步。同时还要不断的向艺术同行学习,开阔眼界博采众长,努力跟随时代的步伐。还是那句话不急不燥,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被市场经济的假象所迷糊,也不能以官衔多大,销售价多少论英雄搞攀比,我们今天的艺术家是赶上了和谐盛世的好时代,抓住机会多创精品,服务社会,才是正路。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过来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2010年12月5日

 

 

姜还是老的辣

-                                            ----- 王华与他的醉猫

 

 

    我的印象当中,北京不是个适合居住好地方。别看它是首都,高楼大厦给人一片繁荣的现代都市景象,马路高楼大厦的背后净是些小胡同,映入眼帘的则是一片破败景象。但北京是个包容性比较大的城市,大官小官,贫的富的,现代与传统互相兼容,各种文化,三教九流云集一地。实际当大官的,发大财的极少北京人。人说,北京人都是些提着鸟笼哼着京剧上公园晒太阳的主。北京人会侃能吹,租车司机关系可直通天子下接屠夫。北京不但传统的小吃多,而且传统的艺术作品也多是个再传统不过的地方了。北京人也是幸运的,他们居住在皇城脚下得天独厚,搞艺术的人得益于媒体集中,出名要比外地容易许多的地方,所以他们总是奔着北京去。然而,北京也是个大染缸、大酱缸,由于历史的积淀厚重,书画方面传统思想与传统的氛围浓厚,几乎所有的画家没有不懂画花鸟的;不懂画花鸟的恐怕也不像是北京画家了。大凡对北京画家的介绍,各种衔头总是比外地挂的名堂多一些,这几乎成了北京画家名片上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你北京的画家,原本就得天独厚,占了地利的便宜还卖乖?去!这是南方许多画家一提到北京画家,都来气骂娘的话。咱也别装聋装瞎子说不是。北京的书画家或多或少都沾了首都的光。他们不但见识广,视野相对开阔,出头要比外地容易一些,名气响亮些,虚荣心重些。这些都能理解,我无法理解的是北京画家们功底扎实却也过于守旧陈腐,视野开阔但也创新不足。新笔墨本是一代反一代才能发展,名师多了,徒弟也多,无形中都受到束缚也多,所以受以获得承认的笔墨技巧捆缚较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近亲繁殖的结果都挤成了一窝不相上下的土老帽。他们的作品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但万变不离其宗,风格相同,大同小异,匮乏新意。所以,我从来就不看好北京画家。但,这个王华倒是让我有点刮目相看了。

 

    王华,就是个典型地道的北京画家。留住我的目光的是他的胡同画。前些年,我在北京住在大酱坊胡同半年左右,穿来串去没少见胡同,他的胡同画我一看到,就有种非常熟眼的感觉。我浏览他的博客发现,他从小在四合院长大,对北京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结,尤其对胡同有着别样的深情。为了画好胡同,他几乎走遍了京城内的所有胡同,一气呵成画了60余幅作品。笔墨语言恬静素雅,浓墨淡彩,一条小巷,两扇木门,三五台阶,几株老树,数枝闲花,墙上狭小窗户……这些极富旧时的和改造过的场景,经他笔墨渲染跃然纸上,很容易开启人们对老北京的记忆。说起来,他是以花鸟画著称的北京画家,北京画家们笔下的作品,我说了,给我感觉都是十足的传统味道。我过去也结识几个老北京画家,我还去过齐良迟(齐白石儿子)家拜访过他老人家,也看过他作画。他不但给过我桃子”“螃蟹,他老婆还给过我几只小鸡,都是典型的中国画。我一直珍藏到今。我前两年去北京时候,顺便看望一位小有名气原先在海南结识的画家朋友,他放这城里不住,跑到市郊区租了间农舍专门画画。我进去一看,墙上挂的,画字桌上没画完的,到处是花鸟山水。我问他:你们这些北京画家怎么画来画去,都是一个模式,几百年不变,从这大师画里拔几根草,从那老师那抓来几只鸟,一放在一起就是一部作品啦?他乐了你丫以为传统的东西那么容易突破呀。他和我说实话,僧多粥少,要想画能卖几个钱,功夫都花在创作外。到处参加活动,到处宣传搞画展。要谋生,那也是件无奈的事情。他们那里还有精力时间潜心专研创作呢?这位王华如何,我倒不清楚,但我从他的画作中感觉他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

 

    别人怎么评价他,我不知道也不管。我倒觉得这位老兄作为一个画家,他的眼光蛮独到。我说的所谓独到,首先在他的选材-------画胡同。严格说,他的胡同画笔墨也是传统的,传统也不是说不好,看他的作品即可感觉到其功底扎实,技法也娴熟。但问题也处在这,因为类似王华这种水平的画家,在北京毕竟是很多的。尽管他画艺属于上游,在竞争激烈的群体当中,要想让人刮目相看,就得拿出你与众不同看点了。我看介绍说,他却走遍了京城内的所有胡同,一气呵成画了60余幅胡同画。实在不可多见。他这种选择不是没有原因的。他是个老北京了,他说:我没当过什么院长,反正在四合院长大,也没少在院子里跑。我居京四十载,京腔没学好,咱还是北腔北调。按照他回复我的说法:我画北京胡同,完全是出于一种职业习惯、生活经历的思考,一种对已经拆除或正在消失的古老的建筑文化遗产的留恋与惋惜。随着北京的发展,以后北京的胡同就少了,甚至可能没有了。他要用他的画笔把胡同抢救下来,留在作品里,以后子孙后代可以见到它。可见,这人还是一个蛮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话,虽然这么说也没错,但我感觉,不能不说在人人都画花鸟鱼虫之时,他选择画这个题材,犹如做生意,人人都卖一个品种情况下,他另辟渠径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创意。折射出他头脑的灵活,并非死板教条之人。

 

    他的眼光独到,还表现在他很有灵气。我不妨解剖其胡同画来看看:一幅水墨胡同画,整幅画的画面,都是浓淡相宜的水墨,按照一般国画写实画法,他画的是胡同景象,会有其它颜色。如同是北京画家的张馨的作品,色彩就非常丰富。这个世界万物都是色彩斑斓的,然而,自然对象和笔墨意象之间的转化是需要技巧的,如果一味地沉浸于前人的余绪中无法自拔,你不加于选择的话,你按照一般速写那么干,你作出的作品必然很平庸,类似水彩画。他王华谙熟中国画自古就有计白守黑的道理,我留意到他在他写的杂文《说黑道白》一文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画的各种色彩,其实就是颜色通过光照所反射的现象。没有光的照射,任何色彩将是漆黑一团。有了光,而没有物质的反射,就是白茫茫一片。宇宙的基本色彩就是黑与白。其他的五光十色都是由这黑与白幻化而来。在他看来,世界上本不存在黑色的山和树,不存在黑色的花和草,画家用墨画出的山水与花鸟,正是体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它是抽象的美,是意象的美,是纯美之美。可见,他非常注重中国画的特点。用墨也就成了他作品中的一道明显特色。换句话说,自然的景象都是有色的,我们司空见惯以后,看什么颜色几乎都一样。如果他那幅胡同画,全部都是色彩斑斓的话,重点就不突出了。在诸多的颜色当中,他根据作品的主题,选择的是具有中国元素的红色!突出灯笼与红门,这恰恰是最能与古老的胡同相吻合的相得益彰的颜色。他把握住了。为了强化,他擅长黑与白的幻化,他把其它颜色化成黑白墨色,淡化了的结果是灯笼出来了,红门凸出来了,非常夺目!

 

    你千万别小看他这一招,其实,这反映出的不仅是一个画家的眼光,实际上也反映出一个画家的文化底蕴。他知道灯笼和大红门意味着什么。这一细节的处理,折射出王华作品传统当中有不传统的创造性元素在其中。它让我想到现代广告摄影,我们从一些广告中常见一种作法:为了凸出主题,把周围的一切色彩都处理成为了黑白,唯独留下红色。知识的东西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他是不是从中获得灵感,我不知道。不管怎么说,我从他的选材到他对画面的处理看出,他这人很有灵气。这正是一个艺术家最需要的气质和素质。他的胡同画,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的。反正我是从这个角度读出了中国文化,也看到了他对中国画笔墨内在的精神高度的理解是比较深的了。如果你留意他的所有作品,你就不难发现,他极少大红大绿那般色彩鲜艳,他玩!实际上,大凡中国高明的画家,都偏向黑白,偏向墨。你不懂用墨,你就不是中国画家!可以这么说。他的功夫也就在这。艺术家不是培养的出来的,得有天赋,如果说他在众多的北京画家当中,能取得他今天这个地位,除了他具备扎实的中国画功底以外,恐怕与他细心观摩现代艺术最新活跃元素,学习采纳别人的优秀成果,改造自己画艺,提升自己水平不无关系。但,任何利,本身就存在弊的一面。我们要做的不是削减利(传统优势),而是正视伴随着它可能带来的,扬长避短,才能突破创新走出自己发展道路。客观地说,他的书法、篆刻相对他的绘画作品水平而言还有差距。可以肯定的是,其艺术成就是可喜的,他不同于一般北京画家那么守旧,其绘画水平亦非一般画家所能及,他创作潜力与发展空间余地还很大,目前还没形成鲜明的独具的风格,我想,按照他这种功底与天赋灵气,如果他能虚怀若谷,大胆尝试新的笔墨,他会有更大建树的。

 

    我写这篇文章,无意去全面解剖评价王华先生的作品,我也不敢去妄加评论。我只是很客观求实的根据自己的眼光检视,从一个侧面谈我一点观感罢了。我主要说的是上图的这幅醉虎画。上个月我上番禺看老虎,那里什么老虎都有,大大小小几十只,我留意人们画的老虎与现实中的老虎都很相像。中国画虎的人非常多,画虎画出名的人也不少。但细细看,名气大不见得每只虎都画得就好。画虎,贵在眼神!难度也在虎的眼球,必须准确,传神,一步到位。至于虎身、虎皮、虎的姿态,那都不是主要的。我手中收藏几幅虎画。画虎著名的汤文选,他是用大写意来画虎的。他画的虎没有其它颜色,就是墨的浓淡与线条。我看过他画虎,也有他赠送我两幅大写意的老虎。我也看过别人画的醉虎,说实在话,论传神,真不如这幅。这幅老虎与非常贴切。老虎喝醉了,我瞧它眼神-----凶猛的老虎,成病猫一样的老虎------老虎的余威却还在。你怎么歪这脑袋换个角度看它,它的眼睛始终盯着你。哈哈。我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绘画功底真不是吹出来的。王华,字子权,号墨霖,别号龙庆山人,1951年2月出生,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正平涉猎甚广,诗文,书法,篆刻多有涉足。北京画院研究生班毕业。其作品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构图奇险多姿,笔墨洒脱豪放,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画坛的著名写意花鸟画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独具大家风范。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得到专家和市场的一致认可,作品曾被嘉德、嘉宝、索富比等多家拍卖公司拍卖。但愿先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撰文 儋耳


迷花倚石忽已瞑——著名花鸟画家王华作品欣


自在当如大漠风

幽池藏娇

新雨

秋实图

且看黄花晚来香

美丽的凤尾竹

花中魁

时光荏苒

岁月无痕

大约在冬季

网络世界

秋花也恋旧时家

古韵幽幽

老皂角树

岁月如歌

为子所累图

秋趣图

惊艳

禅意


 

 国画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沪ICP备07011992号
    咨询QQ: 1317634013 E-mail:lixuelian332@126.com
    我要啦免费统计
    中国上海市
    QQ:111519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