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公告:本网站谢绝一切广告,本网站一切免费,是公益网站,敬请同胞留言,评论,共同用爱心维护网站!   网站宗旨:为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为同胞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服务.  [admin  2007年1月15日]        
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首页 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 风俗习惯 和谐讲堂 婚恋情趣 生活常识 民族交流 华夏大爱 民族文化 旅游指南 民族人物 民族歌谣 民族工艺 人生感悟
  [组图]经 络 起 源         ★★★ 【字体:
经 络 起 源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华夏大爱之家编辑部    点击数:6077    更新时间:2018-3-19    

 

经络的起源

 科学家们通过科学实验,在人体中捕捉到了经络存在的依据。经络学说起源于何时、何地,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
  广西医学史专家黄汉儒认为,要揭开经络的秘密,必须找到经络的起源。黄汉儒踏上了寻找经络起源的漫长旅途。
  虽然《黄帝内经》是最全面记载经络学说的古代书籍,可是医史专家们在书中找不到任何有关经络起源的只字片语的记录。中医史专家马继新对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重大考古发现,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试图从中揭开经络起源的秘密。
  1972年,湖南一次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中,出土了一批残缺的竹简和锦帛,专家们在上面发现了一些叙述经络的残缺文字。这使医史专家马继新感到振奋。

 在历时两年的时间里,位于长沙东郊的马王堆,共发掘了3座保存完好的西汉古墓。在古墓中不仅发现了一具令世界震惊的2100多年不腐的女尸,还出土了大批帛书和竹木简,内容包括医学、哲学、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多达十几万字。

可惜的是帛书和竹木简出土时已残缺破损,上面记载的内容一时无法识读。在经过拼接修复后,工作人员发现,文物涉及医学的总字数多达3万字左右,能够辨识的有23000字。
  奇怪的是这些书都没有名称,以马继新为主的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只好根据内容进行分类,经过10年的严谨挖掘和整理后,最终马继新把这些书分别予以命名。其中,有两本是专门论述经络的重要书籍。一本是《阴阳十一脉灸经》另一本是《足臂十一脉灸经》。(图3)
  这两本来自2000多年前的书籍,经过艰难的整理出版后,为学者们研究经络提供了难得的证据。
  中风偏瘫专家、巨针巨刺疗法创始人刘光亭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想找出这两本医书与《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经络是否存在着联系。
  他发现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以足表示下肢脉,共有6条经脉线;以臂表示上肢脉,有5条经脉线。这11条脉的排列顺序是先足后手,循行的基本规律是从四肢末端到胸腹或者头面部。这与现在中医所遵循的经络有很大的差别。而另一本《阴阳十一脉灸经》分甲乙两种文体,书中各脉的次序以先阴脉,后阳脉确定,在十一脉中有9条经脉是从四肢走向躯体中心,而肩脉与足少阴二脉则与之相反。
  这与足臂灸经中的脉线有所区别,却与现代经脉路线相似。但是,阴阳灸经记载的与各脉相关的疾病多达147种,比阴阳灸经具体而详细。
  与《黄帝内经》一样,这两本书籍中找不到任何有关经络起源的记录。但是,刘光亭通过与《黄帝内经》中的经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经过多次模拟和查找,他发现马王堆经脉的起点多在手腕和脚踝附近,循行路线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只有起点和终点,而且脉与脉之间甚至和内脏之间都没有联系。经脉循行的方向也是单一的自下而上。
  这与《黄帝内经》中的经络有明显的区别。《黄帝内经》中记载了12条经络线,而马王堆出土的书中记载了11条。
  刘光亭教授说,它比《黄帝内经》少了一条经脉:手少阴心经。《黄帝内经》提出了十二经脉,是在十一经脉的基础上加了手少阴心经。
  更让刘光亭感到奇怪的是,书中只有经络的记载,而只字没有提到穴位。因为在中医里经络与穴位互为一体。书中写到治疗时,常提到诸病此物者,皆灸某脉,没有涉及具体穴位的名称。而且,只针对灸疗而没有针刺疗法。
  相比较,《黄帝内经》从针灸两方面论述了经络运用理论和主治病症,并准确记载了365个穴位,而且每条经络线都与内脏有联系。
  为什么马王堆的经脉只有11条,而与内脏没有关系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特征反映了马王堆经脉概念的原始和简单。虽然还没有形成上下纵横、联络成网的经络系统的概念,但为后来《黄帝内经》的经脉学说奠定了基础,继而他们断定,西汉时期的这两本书,成书时间应该早于《黄帝内经》。
  但广西医学史专家黄汉儒对这种看法持有异议。他认为,马王堆医书中在记载经络时,有“齿脉”、“耳脉”、“肩脉”之说,与后来的经络命名并不相同,而《黄帝内经》中的经络今天一直在沿用。如果马王堆的经脉学与《黄帝内经》有传承关系,它为什么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呢?
  这两本书使用的文字古奥难懂,并伴有大量的通假字,用现代的词意很难理解。难道这两本书真是《黄帝内经》的前身吗?黄汉儒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解开这些谜团。
  虽然《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至今存在争论,但黄汉儒似乎对经络起源的探索更有信心。这来自于他在广西境内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可能与经络的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距广西自治区首府南宁市300公里的宁明县,远离喧嚣,景色优美,犹如世外桃源。黄汉儒乘船逆流而上前去寻找一处神秘的历史遗迹。这座遗迹位于群山深处,只有坐船才能到达。多年来黄汉儒为了探寻遗迹背后的秘密,经常往来与此。
  船顺着左江行驶了一个小时后抵达了目的地。
  一座高耸的山峰就是黄汉儒寻找的目标。原来这处遗迹并没有深埋于地下,而是数千年来一直高高在上接受着自然界的洗礼,并目睹着世间的沧桑。
  这座岩壁裸露的山峰属于花山山系,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在这座山峰的岩壁上完整地保留着人类古老的记忆,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花山岩画。
  花山岩画的面积分布非常惊人,从左江上游开始沿河两岸绵延20多公里,发现了180处崖壁画,各种画像多达4500多个,以此形成了一条规模宏大的崖壁画长廊。
  特别是宁明县花山崖壁画,在宽200米,高约40米凹凸不平的巨大山崖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1800多个人物和动物形象以及一些特别的抽象符号。

壁画所表现的内容以人像为主,最典型的是一群小型人像围着一个大型人像起舞或祝拜,部分人像腰佩刀剑,骑着非马非犬的动物。
  其中最大的一个人物画像高达3米,占据画面中心地位。他双手曲肘上举,两腿叉开,像是在模仿青蛙。在他身边围绕着数量众多半蹲着的小人。(图5)
  最令人不解的是一些神秘圆圈的符号,人们对此充满了各种解读,有人认为是太阳和月亮的象征,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某种图腾符号。(图6)
  不仅如此,花山岩画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细节的丰富,从这些细节中不仅能区分出人物身份、性别和地位之别,还能看出当时的社会和人文风俗。
  最为典型的是人物的发饰,很多人物都竖着高高的发髻,形象非常生动,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那个遥远时代人们的真实面貌。
  花山岩画的规模如此宏大和完整,在中国已发现的崖壁画中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可是花山岩画也存在着很多未解的谜团,是谁在什么时期绘制了这些巨型壁画?他们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制作这些壁画呢?可惜的是有关这些壁画没有留下任何历史文字记载。
  这些岩画和经络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关于岩画的绘制年代和表现内容成了黄汉儒首先面对的两个问题。
  相关专家对于这两个谜团有着不同的解释。据历史学家考察,花山岩壁画的时间至少在2000-3000年以前,经考证应该是先秦时期的瓯骆人所绘制。
  而对于岩画所表现内容,有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一种认为岩画的内容是祭祀和庆祝战争胜利的场面。
  虽然持这个观点者占大多数,但是还有一种观点也非常具有说服力,黄汉儒认为,壁画中那个高大的人物应该是巫医,而在早期人类社会中巫师同时也掌管着医术。
  为了证实花山岩画与医学的关系,黄汉儒终于在一本史书中找到了有关花山壁画的唯一历史记载,并且是跟疾病相关的内容。
  通过对花山崖壁画多年的研究,黄汉儒认为,壁画内容所反映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为祭祀而跳的仪式性舞蹈;另一种可能是为了防病、防身而创的一种功夫动作。不管是哪种推测,这些人物的动作铿锵有力,做起来显然会起到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的作用。(图7)
  黄汉儒教授认为,从壁画的人物形象看,一个是舞蹈动作;一个是气功坐桩动作,这类动作对肌肉、筋骨关节的锻炼,不管主观想象如何,客观效果都达到锻炼的作用。
  因此,黄汉儒进一步认定花山岩壁画是一种原始的舞蹈。而利用舞蹈导引气功防治疾病,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治病养生的方法,叫导引术。
  导引术起源非常久远,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古人就认为,人体应通过适当锻炼来强身健体。据史书记载,导引术在上古的神农炎帝时期就已经诞生,发展到春秋战国开始流行,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
  三国时期的华佗通过观察自然界5种动物的行为,把这种导引行气的方式归纳为5种方法,名为五禽戏。五禽戏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导引疗法的特点,对后世医疗和保健都起到了推进作用。
  有关导引术治病最早、最完整的图谱出现在马王堆3号墓中。
  绘制在锦帛上的一件人物彩绘《导引图》,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导引图谱。图中画有44个人物全身像,分为上下4层排列,共标明了12处治疗某种疾病的行练方式。其中很多都是模仿动物形态的功法,形式以徒手运动为主。其他还有少量器械操练、行气吐纳和意念活动等图谱。

这些功法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医疗功和健身功两类。
  同样,黄汉儒对这幅导引图的研究也花费了很大功夫。通过对比,他认为花山岩壁画所表现的内容是一种原始舞蹈。如果导引术起源于舞蹈,那么花山岩壁画的内容在很多方面都与这幅导引图相似,可以肯定,壁画的年代远比马王堆帛画的时间更早。
  针灸专家刘光亭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马王堆的研究,这幅导引图是他关注的重点。
  在目前医学史界较权威的说法中,经络来自古老的气功成为最大的可能。中医针灸使用了几千年的经络理论,可能会来自于原始的导引术吗?
  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气功在4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其来源可能产生于远古的“某些舞蹈”动作。
  刘光亭发现,在《吕氏春秋》中有一段记载,证明了舞蹈、气功和经络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在远古的炎帝神农氏之后,阴康氏刚刚当政之初,部落居住地发生了水患,由于洪水久久不退,导致河道淤塞,人们被迫长期生活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因此,许多人被阴气所滞,关节和筋骨受到损害,患了风湿病。为了和病痛做斗争,人们发现舞蹈动作可以舒展关节,减轻痛苦,于是编制出适当的舞步以宣导体内滞着之气。这段记载被很多学者看作是导引行气的起源,也很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之上产生了人体经络学说。
  黄汉儒教授说,巴甫洛夫说,有生产活动就有医疗活动。人类从诞生特别是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医疗经验的积累,应该说从一种不自觉逐渐走到自觉。文字有几千年历史,但是语言就有10000年了。我认为,在文字出现以前,医疗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已经在进行。
  在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气功导引术在中国古代早期是用舞蹈来称谓的,而导引术则又与传统中医密不可分。
  刘光亭教授说,实质上我们的祖先认为,气功是中医学中的一个分支。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对于经络的看法,在他所著的《奇经八脉考》一书中做了这样的叙述: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说,脏腑内景和经络隧道,只有通过某种修炼的人,才能内视体察到它的存在。李时珍的这一观点成了气功学说的有力证据。
  但是,经络产生于导引行气的说法也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因为从实证上看,它无法得到科学证明,目前还没有一位气功大师返观到人体完整的经络组织。
  虽然花山岩壁画的内容和年代一直是个谜。但是,黄汉儒坚信,这些带有节奏和规律的动作,对医疗的起源和发展一定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是,如果这两者之间存在联系,那么在壮医传统疗法中,是否还能找到遗存呢?
  20世纪80年代,黄汉儒成立了广西壮医研究所,几十年来,从民间发掘和整理出了许多古老的壮医特色疗法。其中一些与中医的某些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和中医一样,壮医也有一套经络理论,称作龙路、火路,性质与经络相似但又有所差别。
  壮族传统认为,龙是制水的,龙路在人体内即是血液的通道,所以有些壮医又称之为血脉,主要功能是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和经络一样,龙路有干线和网络遍布全身,但它的中枢却在心脏。
  壮医认为,火路在人体内为传感之道,其中枢在头脑内。火路同龙路一样,有干线及网络遍布全身,使人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和刺激,以此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如果人体火路阻断,就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黄汉儒认为,龙路的性质与经络中的阳经正好对应,而火路与阴经相对。这两种古老的学说为什么会如此相近呢?为了寻找到最终答案,黄汉儒对《黄帝内经》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
  在广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现了中国年代最早的针灸青铜针和一处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崖壁画,这说明,人类很早就开始在岭南这里活动,并通过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黄汉儒大胆断定,壮族的先祖骆越人是针灸的创用者。针刺疗法在这里兴盛后,逐渐传到中原。而这一说法并不是黄汉儒首次提出。早在《黄帝内经》中,有关针刺疗法的来源有这样一段描述:由于天之阳在南,所以万物受到长养。但是,这里低下而潮湿,水土转化的力量不足而导致雾露凝结。这里的人喜欢酸味,吃不新鲜的食物,所以他们湿热盛而病在筋骨和筋络,人的气色偏红。这种病症适合用微针法来治疗。所以,凡后世所沿用的九针疗法,都来自于南方。
  黄汉儒认为,虽然这里的南方不一定特指广西,但是在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和古老的壮医疗法,是证明广西是中国针灸发源地的最好证据。
  可是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黄汉儒面前,今天人们所使用的《黄帝内经》,是否是最原始版本一直是个疑问。这表明《黄帝内经》中有些内容可能与历史有偏差,偏差的方向会与针灸和经络有关吗?这正是黄汉儒所担心的。
  清朝时期的木刻版《黄帝内经》,可能是迄今中国保存最早的版本。现珍藏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可是,这个版本的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北宋时期。
  被称为黄帝针经的灵枢经是构成《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之前都以不同名称和版本流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北宋时期失传了。此后,灵枢经一度在北宋期间消失了近半个世纪。(图9)
  到了宋哲宗年问,高丽国派使者朝贡宋朝朝廷,在敬献的贡品中恰好有保存完整的灵枢经。宋哲宗得到这部珍品后立刻向全国宣布这一消息,同时着令御医和学者们对其研习。并下旨令秘书省选拔通晓医书的官员,对高丽版的黄帝针经进行详细校对。之后,迅速在全国刊印颁行。于是,这本失传多年的灵枢经得以重新在国内流传使用。
  到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期,由于金兵南下,宋室南迁,在兵火战乱中,高丽版《黄帝内经》又毁于战火,灵枢经再一次失传。
  可是谁曾想到,仅有的一本《黄帝内经》却完整无缺地隐藏于四川成都一位普通的官员家中。
  这个人叫史崧,是主管治锦的官员。在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他将其家藏旧本内经敬献出来,并由朝廷刊印颁行,这一失传多年的医学经典著作,才得以再度流传于世。
  被称为黄帝针经的灵枢经在历史中几经损毁,它是否还保持着早期的原始内容已无法考证。虽然从书中无法找出直接的证据,但是广西和内蒙古出土的珍贵医疗针具,却向我们道出了《黄帝内经》的许多秘密。
  这些几千年前人们使用过的简陋工具,不但挽救了人的生命,还为后人书写历史提供了有力证据。有关《黄帝内经》的年代和针灸、经络的诸多谜团初步揭开。刘光亭和黄汉儒认为,《黄帝内经》的撰写最早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这之后经过多人的不断完善才形成了今天的内容。
  黄汉儒教授说,西周古墓里出土了青铜针,所以我认为,殷商时已经有甲骨文了,内经的写作年代,如果定在西汉或者前面一点时间,还是晚了一点,我认为推到西周都不过分。
  而关于针灸和经络起源的线索,经刘光亭多年的研究,最终也变得清晰起来。
  砭石的发明使中国古人偶然问找到了人体部位上的敏感反应点,这就是早期穴位的形成。此后又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研究,人们把这些反应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了有序的脉络,这就是经络的起源。经络、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的形成和成熟,让中医成为人类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经络的神秘面纱逐渐被科学家们揭开。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不久的未来,露出真貌的经络必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更大的贡献。
  虽然目前《黄帝内经》的其他谜团还有待揭开,但是,刘光亭、黄汉儒等专家们相信,随着将来更多文物的出土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终有一天,有关《黄帝内经》的更多答案将会揭晓。

经络起源现在有多种说法:

1、由俞穴的点到脉络线条起源说

2、由脉络线条到俞穴的点起源说

3、血脉起源说

4、解剖起源说

5、修炼体悟起源说

 

一、俞穴点到线起源说和线到俞穴点起源说

 

由俞穴的发现到串联成线是影响较大的说法,比较早的提出该说法的是陆瘦燕。因为他在针灸界的威望,以及编写过多种针灸教材。这种说法比较普遍,现代经络学或针灸学专著和教材多采用这种起源说。

由点到线或由线到点起源说实际上是一种说法,它们同样是针灸临床实验逐渐积累出来的。

马王堆、张家山十一炙经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由点到线和由线到点的起源说。它符合现代科学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而且不是孤证,两部炙脉还可对照纠错损失的漏字。

还有成都老官山西汉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出土,是经络起源于西汉说的论据,也是<内经>编撰于西汉时期的论据。但是,马王堆、张家山“十一炙脉”与<内经>里的十二经脉是本质的分别。十一炙经最多是民间方术,与<内经>、<难经>的包罗万象相差甚远。它不仅没有穴位,还没有内联脏腑,外联肌肤论点,更没有最重要的经脉循环无端这个学说。整个经络学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365穴,以及它们的病理及治疗方案。经络学是一门系统学说,十一炙脉应是民间炙法。现代民间仍有一些炙法,用艾草制成条或用灯芯草内棉炙。手法简单,有些取穴,有些不取穴,循经炙,一般人可炙或自炙。与针灸学需要系统学习、专业培训才能上手,才可临床诊治。在专业针灸师指导下学针灸,取穴不准经常针得血流如注,针到筋骨整个人跳动起来,针断神经令人偏瘫等等。还有繁复的气血学、经穴气量等等。没有经络学能有针灸学?没有经络学,没有针灸师指导,谁敢在身上乱针乱炙?且经络学并不是针灸学的基本,是整个中医学的基本。针灸只是中医气学、经络学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诊治方法论。中医学还有身体功能发外气治疗法,也是远古巫医的祝由(输注外气)法、药物治疗法,免疫学、养生治疗法,食疗法等等。所涵盖的内容现代医学也没有那么系统、完整、包罗万象。

线到点、点到线经络起源说是不可能的认识到经络学的,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日韩通过光、电、声、磁、核共振、同位素等等现代科技在经络学经脉线指引下才找出二十经脉皮肤表面的线路。经脉内联脏腑线路、经脉与经脉间的衔接、络脉、孙络、气运行方向、子午流注等等经络学中核心没有找出来。

线到点,点到线起源说是通过针灸临床诊治逐渐积累总结出来的,首先,针灸学必须在经络学这套理论出来后才能形成,没有经络学,是不可能有针灸学的。同样西方医学有肌肉、静脉注射,为什么西医没有针灸学?这是西医没有经络学,没有经络学,通过乱针乱刺、火灼艾炙能形成针灸学?如果这样能够形成针灸学,世界各民族也会有针灸学,不会仅仅汉族有针灸学。其次,针灸学是通过穴位进行针刺火炙治病,经络学中的奇经有六条经脉、络脉、孙络、经筋、皮部没有穴位,通过针刺火炙穴位怎么认识到它们?针灸学离不开穴位,经络学不仅仅是穴位这部分内容,经穴是经络学中的很小的一部分。

阿是穴、经外奇穴是通过针灸临床诊治发现出来的,它们有明确的发明人、脉络清晰的发现过程。经络学没有发明人,没有发现经过。如果是殷周后的发明,应该史料有记载。因为殷朝己经有史官,这么重大的发明史料不可能没有记载,这说明经络学应产生于远古时代。

 

<内经>里记载的第一诊治方法不是针灸、药物方剂,是巫医祝由。

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移精变气论。素问十三篇>

祝由法,后世变成符咒术。据我考证,祝由是输注意思。是巫医发气输注于患者身上,就是现代气功发外气治病救人。

<内经>后,医学界才流行针灸治病。如果经络学是通过针灸临床诊治发现的,那么应是<内经>后的战国时期。这样经络学应有明确的发明人,阿是穴是孙思邈发现的,其它经外奇穴的发现也有明确发明人,何况整部经络学的发明人。战国时期大医师扁鹊都有记载,何况发明整个经络学这么重大的学科。扁鹊这人物被一些学派所否认,成都老官山西汉医简的出土,却明显承袭扁鹊医疗学说,传承脉络清晰。

公元210年,世界上第一部临床医案<伤寒杂病论>成书。<伤寒杂病论>创许多世界第一,一般认为它是一部方剂学,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但它实际是一部临床医案。现代医学临床医案,就完全是承传于<伤寒杂病论>模式。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

——<伤寒杂病论>“张机序”

医圣张仲景这里明确指出取自<内经>、<难经>,医圣离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等考古文物只是三百多年。在这三百多年谁在十一炙脉基础上完善成整个经络学?从十一炙脉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365穴。那么完整理论,不可能是泛泛之辈吧,不可能无名之辈吧。如果<内经>西汉成书,必然有名。连刘向、刘歆父子编撰<山海经>己有记载,何况完善经络学或编撰<内经>这么重要的著作?

 

 

武鸣县马头乡元龙坡春秋时代墓葬群出土铜针,有力地否定了经络学西汉起源说。针灸学,那么完整一门学科,没有完整的经络学,是不可能产生的。就如西医没有血液循环的发现,是不可能有静脉注射的学科。同理,没有病毒学说,不可能有青霉素的发现。对于西药来说,青霉素发现是现代西药学的起点。虽然青霉素是偶然发现的,但是,没有病毒学这门理论,弗莱明连实验室都不会建立,更别说用青霉素去做实验了。

对于经络起源的各种说法不一,各有理据,各有缺陷,没有一种说法能概括之。

 

二、血脉起源说和解剖起源说

 

血脉、解剖起源经络起源说牵强附会,现代医学对血液循环、人体微观世界的认识达到了分子阶层。现代电子显微镜放大30万倍也看不到人体上的经脉线,古代人用肉眼是不可能找到经络系统了。现代医学发现了神经系统、微循环,

三、修炼体悟起源说

 

经络起源,<内经>没有说,<难经>没有说,<甲乙经>没有说,这些经络学经典没有对经络起源有过描述。

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孙思邈—朱丹溪等,一长串的大医学家没有对经络起源没有只言片语说法。一直到李时珍,才对经络景象有描述。

“内景邃道,惟返照者能细察之”。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

李氏这句话是后世研究经络起源修炼体悟出来的重要证据。

为什么会出现秦汉后医学家对经络起源没有说法,没有提起这问题?

从<内经>成书后,中国医学己经从原来的身体功能(发外气)诊病、治病、疗病发展成针砭、药物治病、疗病。身体功能诊病、治病、疗病与针砭、药物治病、疗病分化原因在于身体功能医术容易造假,容易骗人。特别在战国后期从身体功能医学分化出来的巫祝对社会各界违害很大,我们从<西门豹治邺>就可以窥视到当时巫祝的猖獗。就象现在的男觋女巫,给人的印象就是骗子的代名词。骗人本来是巫祝的真实面目,所以从战国以来巫祝就给世人不好的印象。而经络学本来是上古巫医通过修炼身体功能体悟出来的,这种修炼术从东汉后发展成为内丹术。秦汉后的医学家是知道经络学的起源来自巫医体悟,但是,因为巫祝代替了巫医,弄坏了巫医名声。医学界能愿用针砭、药物也不去附会巫医了。所以,秦汉后的医学家不是不知道经络学来源于巫医的体悟,是不好说也不敢说,以免被打成骗子的标签。     

比如引仲景时期,正是黄巾军乱世后。黄巾军就是以巫觋蛊惑起来的一次社会动乱,它对当时社会破坏是巨大的。黄巾军前(黄巾之乱在公元184年)汉灵帝时人口6000多万,到医圣(张仲景开始着手写<伤寒论>公元205年)短短21年人口就急剧下降到只有1000多万。所以,医圣写书时决不会把经络起源于巫医体悟的。医圣是官至长沙太守,官方人物,对黄巾之乱是深感痛绝的。

<内经>开篇是“上古天真论”,是论述养生疗法,说明中医学是从养生发展起来的。养生认识到炁,然后认识到经络。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人注重养生,在<内经>成书时的二千多年前,人们己经不注重养生了。到我们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更不养生了。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内经>“上古天真论”

这段话对照现代人的生活,好像时光穿越,直是现代人写的。

只是现代人并不是故半百而衰”,是中年开始衰。现代流行亚健康,是30岁起就大量群体出现。亚健康,不正是身体衰败?精力萎靡,机体疲惫。

 

 

四、气学、经络学认识论是中医学最重要部分

 

中医气论、经络学认识论是中医学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发展的最重要部分。

气学、经络学是什么时失传的?在<内经>时期己经没有气学、经络学认识论了,说明它们在<内经>前己经失传。

从清末到民国初这段,西医才传入中国。以上时间中医一直独立传承,但是,气学、经络学的认识课题一直没有人去重复研究。到现在中医学那么多医学院、中医院,也没有人去提出或实施气学、经络学认识课题。

没有气学、经络学认识论,中医学就象一部无头怪书,象玄论,唯心论、巫祝、符咒。反中医群体也确实把中医斥责为玄学、唯心论、巫术。可以想象,西医如没有解剖学、病毒学,只有青霉素、链霉素等不也会被斥为玄学?

针灸气学、经络学只有抽象的图文描述,有些人还提出是外星人带来的文明。它的来历不明,复杂隐晦,确实让人揣测异常。

中国还一部经典易爻哲学,也没有创作过程、发现经过。被说成天书、玄学之首,伪学。后人只能揣摩它的含义、利用它的功能。无法根据它的创作脉络、源流去发展它、充实、完善它。

证明气的存在,重复经络的认识,是中医发展最重要课题。

<内经>出来一直到现代,为什么中医学没有一点发展?没有一点突破?相较于西医学的日新月异、一日万里,中医学却一直在开倒车。原因就是中医学失却了其中核心的气学、经络学的认识论。没有认识过程,发现程序,怎么能有发展?没有发现它的过程,认识它的脉络,怎么能去发展它?

 

巫医用身体功能疗法、治病,这种疗法一直没有失传,但是它的入门标准失传了。没有了巫医入门标准,就使身体功能疗法、治病变成男觋女巫。还使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组织动乱,为祸人类。比如汉末黄巾军、元末红巾军、清末太平军,以及,都是以妖魔鬼怪巫术玄功来聚集人群行祸人类。

在学科上,巫医入门标准失传,使到中医学行业认识论失传。

为什么巫医认识论失传?这与后期社会状况有关。从殷商末到西周,中国社会意识变得急功近利。我们看<内经>对“经络学”的描述,完全是病理性的。这是取其功用部分,其理论性的部分给砍掉了。这种急功近利思想在我国各门行业都一样,所以现代科普界总结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只有技术。我们看从经络学发展出来的针灸行业,就纯是技术活计,没有科学含量。<内经>以前的经络学必然有其理论部分,经络框架、功能、病理、认识方法论。

现代的经络学说理论性部分是根据<内经>、<难经>等历朝历代有关著书接驳、整合、推理、臆想出来的。这还能窥探经络的鳞半爪,但是,其最重要的认识经络方法论没有了。

比如学西医,首先是认识人体结构。拿出实物人体尸体来解剖,认识人体各组织器官。这就是科学,一门学科。

同时,西医还利用物理学、化学建立起人体生理标准,有一套生理标准就容易诊断病症。这样从业人员学习起来容易掌握,知识直观、具体。

为什么西医治死人不会被斥责为伪科学?或是追究责任有辩护的证据?就是西医制订了人体生理标准,在人体生理标准范围制订成一套医疗程序。只要不违背这套医疗程序,就受业界规则保护,同时受法律保护。

 

但是,学针灸,怎么认识经络?只能按图索骥、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了。在人体上看不到经络,没有认识经络方法论,也只能这样了。虽然有木漆人体模形和铜人像做教材标本,但与经络图多了个立体像。最重要的认识论没有,经络的流注、活动无法观测。

中医以炁立论,学中医怎么认识炁?炁是什么物质?它的特性是什么?没有物理学支撑炁论,中医学里也只是“原(元,笔者注)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学有气论,影响中医学后世认识气论、制订药理的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不是中医学说,是哲学。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知北游

后世药理就有涩精固气和解表行气分类。

但是,中国没有物理学,就没有探究炁的特性和功能这门科学了。

中医学没有人体生理标准,更没有经络标准。学中医只能靠悟,靠摸索。没有观测对象,没有直观具体科学病理症候,全靠人为揣摩。

那么,在医疗上,你针灸到有效,他就相信有经脉。针灸到没有效,他就不相信有经脉。同样,现代医学里的血压,超过上压120是高血压。同样的治疗方案,有些人有效有些人无效。为什么没有人否认高血压?没有否认血压这学说?因为西医能用仪器、数据佐证它的存在。针灸学里没有理论、没有数据、没有学说佐证,只能用效果来佐证。这就变成一门玄学,有效果的信其有,无效果信其无。在现代医学里就很难全面得到承认了。

 

经络学是远古巫医发现的,巫字甲骨文是沟通天地人的人意思,也就是远古巫医是用身体功能治病救人的。这方面考证在<巫字探源>有详述。

沟通天地人的功能,必须达到天人合一,即内丹术中的胎息,庄子“真人之息似踵”境界。

天人合一境界是巫医入门准入条件,但天人合一离内视经络全貌还有几个级的境界。远古巫医准入标准是战国时期“大真人”级的踵息,对经络内视应是当时医学界轻普遍。经络学就是远古从医者内视出来的,那么远古从医者应有内视经络的整套方法论、修功的步骤、功能层次。这些方法论随着后世整个社会意识的功利化,逐渐被砍掉、湮灭。到<内经>时代己经剩下病理这部分,从学科变成技术活计了。

 

中国古代,很多医学家可以重复经络体悟的实验,比如王叔和、皇甫谧等,宋代还根据前人的经络记录铸成针灸铜人。为什么他们没有去重复做这些实验?这是社会功利化了,没有人去对理论作验证。只是利用它的技术,不去做科学研究。

人平静下来,可以感觉经络存在。静不下来,是感觉不到经络的。那么,为什么经络学出现在中华民族?不出现在世界各国各族?这与哲学观有关。比如西方哲学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是折拧不腾,暗潮汹涌的。中华哲学观人的心灵深处是虚静,象镜面一尘不染的。所以,西方有心理学,中华没有心理学。因为中华哲学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是平静的,人的心灵深处是一样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初生婴儿的心如“玄览”一样洁白无瑕的。既然人心本质一样,就没有建立学术体系必要性。由于中华哲学心灵深处虚静的,中华古代一直有专业修炼群体,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没有的群体。西方基督教有专业修士,佛教有禅修。但是,它们只是避尘遁世,与中华民族的修炼学博大精深有质的区别。因为中国修炼术有一层层的功境,一级级的境界。修道士、禅修是没有这个重要范畴的。

 

四、为什么后世没有人能内视经络循环无端?

 

静谧下来可以感觉到经络存在,离整个经络学体系仍远矣。

http://kejiao.cntv.cn/C24047/classpage/video/20110215/100911.shtml中央电视台10频道<解密黄帝内经之四:经络起源之谜>

视频2451秒:目前还没有一位气功大师返观到完整的的经络组织。

不仅气功师没有内视完整的经络体系,丹道修士也没有内视经络体系的记录。气功是健身养生医疗术,一般是病人、非健康状况群体习练,所以,气功群体很难能有练到内视整个经络体系的人。

为什么专业修炼的丹道群体也没有经络体系记录?内丹术脱胎于外丹术,它是为皇家、贵族、士大夫服务的。所以,丹道里头很多玄理,比如,练精化气的火候,描述得脱胎换骨成仙成道。

“行火候……祖师当初曾嘱咐,万两黄金莫乱传”。

——吕洞宾<行火候>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书。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张伯端<悟真篇>

我们从丹经里可以看到,各路内丹经典描述的功力不高。火候,指的是练精化气的候度,这是修炼入门功夫。但是,丹经里把它描述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根据<内经>“移精变气论”,只要恬淡之道,精津就能化气。也就是练精化气没有火候说,精神内守,精津从而成真气。

经络起源文章很多引述李时珍的“内景邃道,惟返照者能细察之”这名句,这是通过练功体悟发现经络的证据。

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奇经八脉考>

白话译:张紫阳<八脉经>所记载的经脉路线,稍为和医学上的经络学说有些不同。然而,经络内景路径,唯有功力高能够返观内照的人才能看得到。张紫阳<八脉经>上说的必然是正确性的。

 

李氏明确指出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比经络学上的经脉细致、准确,并重申紫阳“其言必不谬”,即紫阳没有骗人。按照李氏说法,紫阳《八脉经》是通过内观返照出来的,那么经络学上的经脉是怎么得出来的?这变成一种悖论,医学一种经脉,丹道家一种经脉,这样就变成了两套经络系统。但是,人体上没有两套经络,医学上的经络和张伯端经脉必然有一种是谬论。按照李时珍的推崇,张伯端的经络系统比医学经络系统更准确,医学经络系统比不上张氏经脉路径。

张伯端,丹道南宗创始人。丹道分南北宗,自张伯端起。它在丹道的地位之高,李时珍也肃然起敬。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

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张伯端<悟真篇>二十八

火候,内丹修炼中练精化气的一个步骤,即精津化气调候。丹道练精化气程序起源于<内经>“移精变气”论。精津调候成功,精化气。精津调候不成功,精变成浊精泄漏。练精化气是内丹修炼第一步,是丹道修炼入门坎道。精化成气,丹道第一层功力——小周天功境形成。但是,张伯端把火候拔高到与神仙共论的境地,这就让人怀疑他的功力在哪里?

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张伯端<悟真篇>五十四

根据张氏这些论点,其言谬不谬?可以说大谬。“我命由我不由天”使到那些皇家、贵族、士大夫不惜以身试丹,从而企望长寿变短寿。这本来违犯自然原则,也违背<内经>中的移精变气论,在哲学上是唯心论。

紫阳《八脉经》可以说是根据经络学臆造出来的丹道内景,就象现在气功界很多人根据经络学中的经脉线路描写大小周天景象一样。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练功实景描写,是根据经络学上的经脉线路臆造练功内景气象,从而拔高自己的功力境界。而这些功力层次没有验证手段,也就鱼目混珠了。

尻脉周流於一身,贯通上下,和炁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裏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

——张伯端<八脉经>

这是抄袭经络学气脉流通路径臆造功景典型范文,后世臆造功景皆以此文为经典。

“二气一会,则坎离自交,魂魄混合,神气凝结,胎息自定,每日如外夫妇交情,美快无比”。

——张三丰<返还证验说>

这篇<返还证验说>是<八脉经>臆造功景范文的发展。

他们臆造的功景与<内经>“移精变气论”功法理念天壤之别。“移精变气论”讲究的是精神内守,憺恬虚无。两张的功景是“如醉如痴”、“美快无比”这些感官刺激般的欲动。实练出现那些愉悦、快乐意识,会产生泄漏连连,真精变浊精,难以移精变气,也就没有大小周天境界了。这就为什么火候在一些丹道家中变成玄之又玄的口诀,因为他的功法理念走入岐途,精津无法化气,无法入门。

只要有实练经验的人,是可识别这些丹景的谬误。

另外,张紫阳<八脉经>描述的通经脉状况与一般内丹术有天壤之别。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采之惟在阴蹻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

内丹术首先通督脉是常识,然后接通任脉,形成任督环流,是为小周天。通督可追索到庄子的“缘督以为经”,以及“行气玉佩铭”。张紫阳为什么要写成以通阴为先?这是没有实练功景臆造功力内景,以显示与众不同,这恰好反映出他没有内丹术功力层次,不是实练验证功境者。在气功界里也很多这些臆造功景的文章,真真假假。很多气功爱好者为了标新立异,把本来正常的练功程序,功力层次乱写,以示自己功法、功境与众不同。这些现象在古代己经形成,只是气功界重复了古代丹道乱象。

对于内丹术第一层功力先通督后通任景象李时珍也知道:丹书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命门、三焦为说,未有专指阴蹻者——<奇经八脉考>

但是,李氏还是相信张氏,反以张氏这些论据质疑经络学。

经络学是通过修炼体悟出来的,后汉形成的内丹术是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上。内丹术的大小周天功境虽然有循经流注的现象,它与窥视整个经络系统仍有较远的功力距离。

 

甲骨文里没有“经络”这两个字,在金文里有“巠”字。现代汉字家认为“巠”是“经”字的古文。

    

金文的巠字:  

巠:水脉也。——<说文>

经:织也。——<说文>

,即经之古文。——林义光《文源》

巠,古同“经”。

甲骨文里没有巠字,根据金文的巠字构造,上面一横,与下面“壬”字的上面一横夹着一个“川”字。上中下三横,指天地人,上天下地中间人。川指脉,水脉,一条条水脉。这显然是指经脉,内视经脉就象一条条流动的水脉,经络学也是以水流来形容经脉。

茎:主杆、中轴,这是指植物最重要输送部分。取自“巠”字经脉是生命最主要输送渠道,茎意思与巠意思一脉相承。

金文巠字构造那么成熟,不可能甲骨文里没有。只是它们承接过程产生断层,没有研究成果。比如小篆与大篆就有个研究过程,小篆与楷书也有个研究过程。

甲骨文有以下几个字,甲骨文专家无法辨明这些字的原意,它是否原字?



经络起源与形成的历史过程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这两部先于《内经

》的文献论述经脉均有脉无穴,且十一脉彼此孤立,不成网络;虽涉及一些脏腑

,但无四肢和内脏由经脉相连的记载,更没有后世十二经内联十二脏的说法,与

《内经》有关经络的论述有着显著的不同。基于此,孟昭威首先提出了“由感传

现象开始,遂渐发展到穴位”,即先有感传线路,后有穴位的由线到点的观点

[2]。刘澄中嗣其后,并进一步指出经络感传现象的产生,促使人们对经络实质

进行探讨,古人在解剖刀下找到了血管、肌腱和粗大的神经干,以此为启示,以

十二条脉的走行路线为框架,构建了维持人体生命与运载气血的经络系统

血管发现说
毛良根据“帛书经脉”和《内经》有关经络的记载中有“血”及“脉”等字眼,

提出了经络始自古人对血管认识的新观点。认为古人在解剖生理学上对于有形的

血、脉和心的认识,就是经络学说的起源。两部《灸经》中对于十一脉及其循行

途径、所属病证的提出和描述,是起源于古人对于血、脉与心的解剖生理学以及

“寒、脉、痛、灸”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学的粗浅认识,否定了经络起源于对针灸

穴位的疗效和感传现象总结的上述两种观点[4]。符友丰也认为经脉的原意是指

血管,与毛良的观点略有不同的是:符氏认为经脉虽以原始解剖为基础,但并不

是解剖学发现的直接产物,而是古人在“脉(血管)”的基础上派生、演变、抽

象出来的人体功能系统,与“脉”处于一种“不离不即”、“若离若即”的状态

线自气功说
刘精微认为经络起源于古代延年益寿的气功。其主要观点是:先人们为了祛病延

年,一定会向往或追求“恬淡虚无”和“精神内守”,很可能在“静中”迈进了

“气功”的门槛。在气功练习中,通过意念的贯注,使其气运转于任、督二脉,

调整呼吸,凝心一志,则气合全身,在练功时,使真气有规律地在任、督二脉中

循行,相互贯注如环无端地运行,这就是经络的起源。由于“真气”在任、督二

脉中的贯注运动,如似主轮带动十二经脉一齐转动,这就使十二经脉显示出来。

自从个别人觉察出人体具有任、督二脉及十二正经以后,历代医家不断地在自身

及病人身上体验,逐渐补充了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等,亦在诊断、治疗中与脏腑

学说揉合在一起,遂形成了后来的经络学说

辨析与争鸣
“由点到线说”和“由线到点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先发现经络还是穴位。其实

,如果我们承认针灸术是经络产生的重要理论先导,那么就可以认为“经”和“

穴”是同时交叉发现的。实践的辩证法证明:线和点、经和穴是难以截然分开的

。因为不刺激穴位就不可能出现感传,而一旦出现了感传,自然也就超越了穴位

的界限,把经脉的路线清楚地显示出来。经和穴孰先孰后,已难以述说清楚。只

能说有的是在发现大量穴位的基础上逐步认识了经络,有的是在已知经络之后才

推知了该经上的穴位,这是一个互相验证的过程。单凭其中之一,都是不可能建

立完整的经络学说的。仅仅根据对穴位主治性能的归纳是难以厘订出经脉的具体

循行走向的,因为躯干和头面部的一些穴位的主治作用基本相同,但却属于不同

的经脉。如果没有某种启示,单靠盲目归类和联结是难以确定“线”的走向的。

同时,如果仅仅有“线”,停留在“线”的走向层次,那么经络的概念也难以确

立,更谈不上经络学说的形成了。从经络学说的发展来看,对穴位的研究、归纳

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脉和穴位这种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联系上,我

们可以说:对穴位主治性能的归纳(即由点到线)和对针灸过程中感传线路走向

的观察(即由线到点),都是经络的起源之一

“血管发现说”是基于古人在原始解剖中发现脉管系统这一事实提出的。我国古

代很早就开始进行“割皮解肌,决脉结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

剖而视之”的实践。先哲们既然发现了“循经感传”现象,那么采用解剖方法来

探求产生这种现象的物质基础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了。“脉”在古代虽有血管、

经络、脉象学涵义,实际上却导源于“脉”这同一个实体。古人虽然不以脉之动

静区分是经是络,但经络的原始意义是指血管,当无疑问[7]。“帛书经脉”虽

无“经络”字样,但“脉”作为这一概念的内涵已经成立。其关于脉的走行也与

现代解剖学的血管大致相同,如“足泰阴温(脉)”与大隐静脉、“臂泰阴温”与

头静脉的走行一致或相当。《内经》有关经络的论述,其中有的显然是指血管。

如《灵枢·动输》:“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素问

·调经论》:“血有余,则泻其盛经血。”这些似乎昭示经络最初是根据脉管的

形态、走行及功能而提出的。但是在经络的创诞时代,解剖手段是十分粗陋的,

不可能穷尽经脉线上的血管具体分布。这可从以下几点得以证实:①经络循行同

血管分布虽有一致的地方,但绝大多数不一致;②经络起止点不是血管起止点;

③经络循行的许多交会处,解剖学上并未发现该处血管有特殊的分支或汇聚现象

[8]。因此,我们只能说解剖实践发现的脉管系统,可能是经络起源和创生的始

动因素之一,但经络绝不是仅仅藉此而建立的,这是可以肯定的。

“线自气功说”认为经络是在气功状态下的“返观”、“照察”而发现的。近年

来,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返观”是在排除外界干扰,在

入静沉思状态下的一种自我体察、自我认识自身生命运动的观察实践。通过“返

观”的方法进行认识活动,往往被认为是违背实践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种

认识方法,它在数千年的人类实践活动中已得到充分的证实,研究者对循经感传

现象的调查,还须依靠被调查者本人的感受和体验而获知。因此推测古人在“恬

淡虚无,独立守神”中发现了经络,并不是毫无凭藉的无稽之谈。甚至从某种意

义上说,它对经络体内循行线及部分体表循行线的描绘,有着不可替代的启示。

同样,但凭练功时体察、感知、返观、照察内气在体内的运行,也不能构筑完整

的经络理论,它也只是经络起源和形成的肇始和途径之一。
经络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其起源和形成绝不会只是源自于针灸或气功,是人

类在认识自我的漫长历程中,经过长期实践、反复验证、不断充实才日臻完善的

。其中既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也有文化和心理积淀的渗透和影响。它是在

整个中医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要考察和探究其起源和形成,必须从中医赖以

生存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背景中,去追溯和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结

论。上述各种关于经络起源和形成的学说,之所以未能得到普遍认同,除了他们

把各自的学说作为经络起源的惟一源头外,更重要的是漠视“文化选择机制”的

缘故。

根据“帛书经脉”,特别是《内经》所呈现的经络理论体系及其他有关文献所提

供的材料,我们可以说经络的起源是多元的:在用砭石、石针、骨针、陶针、青

铜针等刺割痈肿、放血排脓,或用以刺激身体一定部位,以治疗和消除病痛的过

程中,对体表具有治疗作用的“点”的主治性能的归纳;对在针刺和艾灸过程中

“循经感传”路径的观察和对疾病过程中各种循经症候、体表反应点的总结;对

气功导引的体验;以及在原始解剖实践过程中所见到的血管、神经、肌腱、淋巴

管等,都对经络的起源和形成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影响,它们都应该是经络起源之

始端。

2. 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钩玄
由于史料的匮乏和缺如,对经络起源及其理论构建过程中的具体历史事件和认识

的具体过程,我们今天已难以追溯和再现。但是,根据“帛书经脉”特别是《内

经》以及其他有关文献所提供的资料,我们可以把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归纳为这

样一个图式:脉——经脉——经隧——经络。
1.脉是对人体全部血管及体表偱行线的总概括
在目前关于经络起源和形成的诸多学说中,最有影响的是“由点到线说”和“由

线到点说”。但不论是由“点”归纳成“线”,还是针灸过程中出现了沿体表一

定路径走行的“感传线”,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在体表有一定分布规律,且

具有治疗作用的“线”。面对上述体表各“线”,先人们先是迷惑,甚或感到神

秘,继而用他们所能利用的物质载体如实地描绘下来,最终萌发了从人体自身来

探寻产生这种现象的基础的念头。

我国古代很早即开始了“割皮解肌,决脉结筋”、“外可度量切偱而得之,其死

可解剖而视之”的实践。可以断言,对遍布全身,在体表即有显现的血管的认识

肯定不会晚于对内脏的剖视。解剖发现有的血管的走向与灸刺过程中显现于体表

的“感传线”的循行大体相同,这可能诱使人们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而认为血管

即是体表各“线”的物质基础,并命之为“脉”。故“脉”在最初涵括了人体内

的全部血管及显现于体表的所有的“线”。

脉之本字为“衇”,亦作“脈”。《说文解字》说:“衇,血理分斜行体者。”

可见,脉之原始意义是指血液在体内派分而流,这显然是指血管而言。
脉有起止和走行部位,故其命名最初自然是以部位名之。《阴阳十一脉灸经》手

三阳脉分别被称为肩脉、耳脉和齿脉。即使是在《内经》中,也有许多以部位命

名的脉,如“尻脉”、“胞脉”、“缨脉”、“颈脉”等。
脉在人体的配布,一般是四肢较躯干数量多、位置浅,有的可以从体表看到搏动

,容易解剖分离,故最初认为“脉”是从四肢末端流向躯干、头面,呈向心性循

行;限于解剖水平,尚没有发现各脉之间的网络关系,认为它们是各自独立,互

不相干的,没有分支和纵横衔接,与内脏亦无瓜葛。
脉是针灸之所以能治疗疾病的内在机制,那么脉之功能即不仅限于血之“库府”

,而是既可以致病,通过它又可以治疗疾病。“帛书经脉”所载足臂、阴阳十一

脉的病候主要以其循行部位的疼痛为主,内脏疾患尚很少见,灸脉也仅限于治疗

某些躯体疼痛性疾病,故有“诸病此物者,皆灸某某脉”之说。这些都与脉尚未

与内脏发生关系相吻合。另一方面,在生产实践或针刺过程中碰破或刺破血管而

出血,本是一个意外的偶然事件,但出血后躯体的某些病痛却反而减轻或消除,

收到“出血立已”之效。经过多次重复,逐渐发展为有目的地为治疗疾病而“刺

其血”。当脉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内在机制的观念产生后,“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就成为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总观念,刺脉(络)出血也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

措施。
很明显,脉这一概念在最初产生之时,即有着与西医解剖学的血管截然不同的特

质。脉的内涵已经超越了血管,它不仅仅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更重要的是“致病

”和“治病”的落脚点。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使得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传统

医学之中的热敷、按压、放血等手段,独独能在中国发展成为系统的针灸疗法。
2.经脉是将深层之脉与地之暗河相比类的产物
随着对人体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及解剖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脉有大小、深浅之异

,遂将其甄别为经脉、络脉和孙络三个层次或种类。一般认为这种区分和界定显

然是在解剖学意义上进行的。但是,古人为什么把“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的脉称之为“经脉”?而不名之为“深脉”、“大脉”呢?

“经”,《说文解字》云:“经也。从系,巠声。”“系”,《说文》释作“细

丝也。象束丝之形,凡系之属皆从系。”徐锴传曰:“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

。系,五忽也。”可见“系”具“线”之义。“巠”,《说文》云:“水脉也。

从川,在一下。一,地也……一曰水冥经也。”“水冥经”即地下之暗河,是“

水脉”的同义语。人之深层之脉与地之暗河一样“深而不见”,故亦可称之为“

巠”。灸刺过程中显现于体表的“线”与深层之脉不无瓜葛,“系”又具“线”

之义,故加“系”旁以表之。很明显,经脉主要是将深层之脉与地之暗河相比类

的产物,并不是解剖学启导下所产生的概念。“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善为

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示之”等记载,可资佐证。
比类方法的运用,比类依托的演变,使得脉由十一变为十二。“地有十二经水,

人有十二经脉”、“经脉十二,外合于十二经水……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

”等论述,已明确告诉我们十二经脉是将自然界的十二经水比类于经脉所得出的

。“十二”是一虚拟的数字,不能认为人体确实存在着十二条经脉。今天的经络

研究者不正视经络学说构建过程中所应用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法,认为人体确实

存在着十二经脉,并且只有十二条。在错误的预定前提下,当然不会得出正确的

结论。其实,“帛书经脉”中的十一脉,就是比类的结果。《汉书·律历志·第

一上》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

合,而民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

”阳脉六,阴脉五,阴阳十一脉的说法是在阴阳术数观念的强烈影响下而倡立的

,不能简单地认为尚未发现或尚未发展完全。
《管子·水地篇》说:“水也者,地之血气,筋脉之通流者也。”地之水脉流通

的就是水,人之经脉流通的自然便是血。故《灵枢·经水》说:“经水者,受水

而行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地之经水流动不休,人之血脉流行不止,而

经脉又何以能使血液流动不休呢?
对这一问题的探求,古人首先是试图从解剖术中寻求答案。解剖发现“诸脉者皆

属于心”,进而得出“心主身之血脉”。认为血脉与心连属,受心的支配和统摄

,血液在经脉中运行,全赖心脏的推动。然而,心又是何以具有这种功能的呢?

当时的解剖术显然是无法从心之实体范围内得到阐释,医学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

,便只好由思考天地人哲理的哲学来承担。哲学的气理论渗透到医学后,“经脉

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

经数”的观念应运而生,遂认为血是在气的推动作用下运行不休的,“宗气不下

,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即可为据。自此,经脉由血液之通道,演变为气血之道

路,经脉的功能也嬗变为“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同“脉”既能致病,又可以治病一样,经脉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

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之所在。疾病是人体气血阴阳失调的结果,针灸产

生疗效的机理在于调节和影响气血在经脉中的流动,以祛邪扶正,使气血和谐,

恢复正常运行。因此,“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便成为当时治疗疾病的总指针。

通调的方法主要以刺脉放血为主,这可从“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凡刺之

理,经脉为始”、“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视其血络,刺其出血”等论

述得以确证。
在针刺工具十分粗陋与解剖定位十分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刺脉放血无疑具有很大

的潜在危险性。《灵枢·刺禁》云:“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附

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即是刺脉放血能致人于死地的“医疗事故”的真

实写照。面对这惨痛的教训,人们试着避开经脉进行针刺,实践证明针刺脉外,

方法可行,效果很好。“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即清楚地说明此时的针

刺疗法已由放血改为泻气,由刺脉变为刺脉外。
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而“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血有形,气无形;气为阳

,血为阴;外为阳,内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气血相互依附。为了解释针

刺脉外亦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机理,脉内以行血为主,以气为先导;脉外以行

气为主,以血为依托的概念应运而生。
不仅如此,先哲们进而认为脉内之血是由营气“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之为血

”,脉外之气是“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脉内流血,

脉外行气,即是“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如是,则“病在脉调之血,病在气调

之卫。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经脉在这时分化为目能视之、切可得之、刺可出

血、行于脉内的营血系统与外可度之、刺可出气、行于脉外的卫气系统。针刺的

方法发展为“刺营血”与“泄卫气”并存的阶段。
在由脉到经脉的演变过程中,古人一方面积极在形态学上寻找产生疗效的机理,

一方面又因解剖水平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医疗实践又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

。“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证明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康

德语)。通过形态学上的努力和类比方法的运用,经脉分化为营血系统和卫气系

统,前者是在解剖学思路下建立的,尚没有脱离人体可见的血管系统,后者则主

要是通过类比方法建构的,已经逐渐超越“脉”之原始实体,从而使得经脉与脉

处于一种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的状态。
3.经隧已不是气血之通路,而仅仅是气运行的潜在通道
《灵枢·本脏》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也。”明确指出了

血气精神是奉养与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动力,而“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刺营出血”,“刺卫出气”戕害人之精血,必然会对人体有所损伤。随着针具

的改进和针法的广泛应用,在人之“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的

“气一元论”哲学观念主导下,认识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又发生了改变:经脉之

脉内流血、脉外行气的功能完全可以由“气”来替代。气属无形,气之通道,故

名经隧。
《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

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这里把经隧视为“行血气”之通道,但是“血之与

气,异名同类”,二者相互依附,相伴而行。气能生血,又能摄血、行血,血赖

气生,赖气以行。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故“行血气”完全可视为

“气行”。该篇又说:“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

。”明确指出针刺时不必损伤“经”,更不必“出血”和“泄气”,只要通过泻

“经隧”,就可治疗“气有余”之病证。显而易见,经隧已不是气血之通路,而

仅仅是气运行的潜在通道。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皆生于气。”气有盈亏,病有虚实。“泻经隧”只

能治疗“气有余”之实证,而对“气不足”之虚证则有“虚虚”之虞。为适应“

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泄”的治疗大则,“调气”就成为针刺治疗的总原

则,故《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针刺手法和施灸方法

分别演变出“补”和“泻”两种方法,判断有效与否的标准则是“气至”,《灵

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去,明乎若见苍

天,刺之道毕矣。”针刺部位也嬗变为“脉气”所发之“气穴”,故《素问·气

穴论》说:“气穴之处,游针之居。”《灵枢·四时气》也说:“灸刺之道,得

气穴为定。”气穴位居何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刺此者,必中气穴

,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可见,针刺部位之“

气穴”也同经隧一样,是一个潜在的腔隙。
经隧中运行之气,名曰“经气”,其来源和形成禀附于人体脏腑,如《灵枢·营

气》云:“谷入于胃,乃传于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因

此,将经气与脏腑相配就成为势属必然。

在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中,将十二经脉与十二脏腑相配属,经历了一段曲折、漫

长的历史过程。从《灵枢·经脉》雷公以“愿卒闻经脉之始生”发问,黄帝以“

某某脉”应之看,二者之间的配属始于经脉;从《灵枢·玉版》“经隧者,五脏

六腑之大络也”看,则又似乎暗示它们之间的络属始于经隧。经络与脏腑相匹配

,究竟始于哪一阶段或层次,实难断定。如《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了与五脏

相应的五条经脉,《素问·气府论》记述了九经,《灵枢·本输》论的是十一经

,至《灵枢·经脉》才有十二经脉与十二脏腑相配属的完整论述。这一演变过程

可以说是与脏腑数目的发展相一致的。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有九脏之说,《

素问·六节脏象论》有十一脏之论,至《素问·灵兰秘典论》才始有十二脏之言

。大体说来,经脉与脏腑的配属的过程是:在了解脏腑功能、经脉功能与走向的

基础上,根据脏腑功能异常所产生的症状以及针刺穴位对症状的改善等的反复实

践与观察;在“人与天地相参应”观念的驱使下,把脏腑与经脉内在连结匹配作

为探索、思考的目标。对上述两方面内容的反复观察与总结,最终完成了十二经

与十二脏的相互配属。

4.经络是参天地而运阴阳的生命网络
通过脉、经脉、经隧三个发展阶段,人们已经基本认识了经络,它既像血脉,又

不同于血脉。随着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认识到作为气血的运行

通路,只有闭合,才能“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古人通过对江河湖海、日月星

辰等自然现象的观察,特别是月相的朔望交替,盈亏消长,周而复始及季节的寒

暑相衔,循环不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早就产生了把循环当作自然界

普遍法则的观念。
《吕氏春秋·圜道》曰:“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

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

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

,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莫知其

原,莫知其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而万物以为宗。”由此,提出了气血在经

脉内不断循环的观念。《灵枢·脉度》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

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

”《灵枢·痈疽》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夫血脉营卫,

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按照“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原则,每一

条阴经都与一条相表里的阳经相联,别一条阳经又与另一条相表里的阴经相通,

如此“表里同名又表里”,构成了“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首尾

相贯、周而复始、流行不止的闭合系统。
同时,为了对经络进行系统归纳与整理,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又根据已知的

走向、分布去臆想未知的走向和分布,根据已知的联系去想象未知的联系,更多

地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认为经络就像自

然界的水系一样,十二正经气血满溢即蓄藏于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

维、阳维这八条“奇经”,犹如江河水满,则流入湖海,起着调节统率、联络、

调节、维系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将从十二正经别出的延伸部分,循行于胸腹及头

部的重要支脉,谓之十二经别。以阳经经别为主体,阴经经别为附属,按阴阳表

里配属构成“六合”关系,每一经别都具有“出、入、离、合”的特点。将广泛

分布,无处不到的络脉,举其大要为“十五络脉”,弥补了经脉线状分布的不足

。孙络的分布则更为广泛,它自大络别出后,愈分愈多,弥散全身各部。经络不

仅“内属脏腑”,而且也“外络肢节”,遂又把其相关的肌肉、筋膜与皮肤形成

体系,命之为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于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所组成的“经络系统”,就像罗网一样遍布全

身,形成了一个沟通人体内外、表里上下,联络五脏六腑、四肢关节、五官九窍

、筋骨皮肉等脏腑组织器官,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的整体系统。
综上所述,“脉”之本意是指血管。换言之,在“脉”阶段,经络是有着看得见

、摸得着的有形实体的。这一实体,主要是指分布于四肢的有大小深浅之别的血

管。此时,“脉”中运行的是血,针刺疗法主要是刺络出血。在“经脉”阶段,

已开始逐渐脱离其原有实体——血管,而是与血管处于“不离不即”、“若离若

即”的状态。造成这种态势的原因,一方面是因当时的医家力图在形态学上寻找

“循经感传”和针刺疗效的机理,一方面又因当时的解剖技术尚不能胜负此任。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迫使人们只好立足于对临床经验的归纳总结和哲学式的

思辨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限于所处时代,规定着人类思维主要采取宏观、直

觉的方法,表现为比类、联想等形式。形态学思路与比类、联想等哲学思辨方法

的无可奈何而又不得不为之的结合,使得经脉演绎为营血系统与卫气系统。前者

主要是在形态学思路下构建的,故尚能目可视之、切可得之;后者则完全是“有

诸内必形诸外”哲学思辨的产物,故只能外可度之。此时,经脉中运行的是血和

气,如果说在“脉”阶段,血的含义基本等同于现代生理学之血的话,那么“经

脉”中的血,已不是单纯的血,而是营血。针刺疗法是“刺营出血,刺卫出气”

。“刺营出血”的针刺部位同刺络放血一样,仍是直接刺脉(血管),但“刺卫

出气”则不同,因“卫行脉外”,故针刺的部位是脉外,而不是脉内。由刺脉内

到刺脉外,是针刺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才使得针

刺疗法从本质上与原始的放血疗法相分离,形成了自身的固有特色;也正是由于

这一点,才使得经络逐渐脱离其原有实体。至“经隧”阶段,经络完全丧失了其

原有实体,成为气之运行之“潜道”。这一“潜道”,存在于人体之中,但人体

并不存在与之直接对应的管道结构形式的物质实体。在由“经脉”到“经隧”的

演进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气一元论”的掺入。当无形的“气”逐渐占据主

导地位时,人们对循经感传和针刺疗效机理的解释,理所当然地要抛弃那种循着

形态学思路推进的方法,转而沿着“气”学思路演进。故经络的功能由运行气血

嬗变为只是运行气,针刺部位既不是脉内,也不是脉外,更不要刺中“肉节”,

而是经气所游行出入的“气穴”。至“经络”阶段,通过十二正经、奇经八脉、

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等的上行下达、内入外出、通贯全身、循环往复

,最终发展成为“参天地而运阴阳”的生命之网。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沪ICP备07011992号
    咨询QQ: 1317634013 E-mail:lixuelian332@126.com
    我要啦免费统计
    中国上海市
    QQ:1115193447